来围观!这就是数码变焦的“涂抹感” | 摄影早自习第867日

来围观!这就是数码变焦的“涂抹感” | 摄影早自习第867日

局部(叶梓摄影)

在接下来的几个局部的放大图里面大家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这种涂抹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那你会喜欢这种效果吗?或许你会觉得他有点像幅画,或许你想在后期中去模拟这种效果,但是在前期拍摄中我们毕竟是想要尽可能多的留下画面的细节,而不是连拍都拍不清楚,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使用数码变焦。

数码变焦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是怎样降低了这张照片的清晰度的,我们先来看看它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光学变焦。光学变焦就是我们最熟悉的那种变焦方法,一拧镜头上的对焦环,然后镜头就可能会变长一些或者是缩短一些,与之对应的就是我们从取景器里看到的世界也突然会变得更宽广,或者是更狭窄。更狭窄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远处的东西就会被拉得很近的感觉,这种从广角到长焦的变焦效果是通过改变镜头里的玻璃片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实现的。这种改变是物理的,它是用镜片的位移来改变了光的前进的方向,但因为光还是那些光,所以最后拍出来照片效果并不会有什么很明显的画质上的损失!

我再重复一次,光学变焦是真实存在的物理原理导致的变焦效果,所以它不会导致画质的下降。

但是数码变焦就完全不一样了,数码变焦就只是单纯的在没有任何光学变焦的前提下,强行拉大了画面中央的某个局部——或者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强行的把这个画面裁切的只剩中间的某一块,然后又把它强行的拉伸到原来的照片的大小。因为你原本捕捉的照片的信息只有那么多,你又抛弃了周边的所有信息,只把中间的那一部分信息给他拉大,照片原来含有的信息量显然是骤减了,数码变焦再高明,后期处理再高明,它也不可能无中生有的去计算出中间那一小块的区域里面所应有的更多的细节。所以数码变焦讲白了就是极其损失画质的一种后期处理的方法,虽然它可能是在你拍摄时就一步完成了的。

那什么样的机器里会有数码变焦?在有的比较入门级的相机里面,以及绝大部分的手机里都是支持数码变焦的。

以手机为例,iPhone X因为它有两只镜头,有一只可以辅助的计算并呈现出一个中焦的画面,所以你打开iPhone以后下边有一个“2X”,是两倍变焦的一个小按钮,点它以后就到了iPhone的变焦的极致了。这个时候你再把两个手指压在屏幕上来往两边运动,“撑大”整个画面——这就属于典型的数码变焦。如果没有一广一长两个镜头的那些手机,只要做两个指头压在屏幕中间,在拍照时做往两边撑大的动作就一定是数码变焦了。

那么如果你用的是相机的话,如果你正在把焦距变得越来越长,在某个临界点之后,你虽然还能把远处的东西拉得更近,但是镜头却没有任何移动了,不再发出任何变焦的滋滋的声音了,那就意味着你这一段的变焦是属于数码变焦的范畴,就是一种假变焦,最好不要用。

白色段为光学变焦,黄色段为数码变焦

那么最后回答一下上周五的早自习留的小问题:点测皮肤后到底还需不需要加曝光补偿?

这个没有标准答案,主要还是跟被摄者的皮肤的颜色深浅程度有关。如果他是个黄种人被晒成了小麦色,那么他的皮肤的亮度基本上相当于中灰色点,测完以后可以不增不减曝光补偿直接拍照能完美呈现他的肤色,但是如果他的皮肤颜色本来就偏浅,比如说是比较白皙的女士,如果我们点测且不增减曝光补偿的话,就会把她的颜色拍得太深,所以我们需要加0.7档左右的曝光补偿,如果是一位黑人,我们点测皮肤以后可能要见大量的减曝光补偿。

另外还有一位同学问到底怎么样去把测光和对焦这件事分开?很简单,在你的菜单里去找一个叫做“测光锁定”或是“对焦锁定”的按钮,你可以先点测皮肤,然后锁定当前的测光的结果,再去从容地对着眼珠子对焦,然后再拍照,或者反过来做。

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明天我争取给大家秀一些我在济州岛拍的照片。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867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点半,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

不见不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