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习以为常的馄饨,一旦被外地人接触到,总会有一种“迷茫感”油然而生
。
今天抛开对“馄饨称呼”,相对统一的北方地区不谈,专门盘点下其他地区,对于“馄饨”的不同称呼,看看有哪些独特之处。
日后缘分骤起,在他乡相遇,也有资格在桌间指点一二。
No.1新疆“曲曲”
之所以把新疆放在第一位,是因为新疆在古代被称作西域,意为中国西部疆域。
虽然偏远于中原地区,但我国迄今为止,
最远古的“馄饨”实物,就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的“阿斯塔那”(唐代)古墓中
。
在这里,“馄饨”除了本名之外,还被称作
“曲曲”
,当地盛产羊肉,常用新鲜羊肉做馅,只需简单的
葱
与
胡椒粉
为佐料,就能包成
“羊肉曲曲”
,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No.2福建“扁肉”or“肉燕”
这里的馄饨叫做
“扁肉”
或者
“肉燕”
,相较于其它地区的馄饨,个头更小一些,但肉馅被面皮裹紧,发皱发扁,给人一种紧实感。
它的面皮是用
“猪肉茸与甘薯粉”
合制而成,相比普通面皮更加
晶莹剔透
,在当地被称作“燕皮”,馅料也有
猪肉、鱼肉
之分,口感极具独到之处。
这里还要说一句,此地除上述两种称呼外,部分城市还会叫做“扁食”,但扁食通常是“水饺”的传统称呼,也不必较真,
只能说是“地区风格使然”罢了
。
No.3广东“云吞”
“云吞”是两广(广西、广东)地区的传统小吃
,在馄饨最初传入此地时,
因为粤语中的发音与“云吞”相似
,所以时间长了,便被称为“云吞”。
“云吞”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汤底,当地人在煮汤时,会用
“大地鱼(比目鱼)干”
磨成的香料、
剥了皮的虾子
来吊鲜。
若论一个“鲜”字,放眼全国,“云吞”绝对是翘楚。
No.4巴蜀“抄手”or“包面”
巴蜀指的是
四川
和
重庆
,这里的馄饨叫做
“抄手”
,而重庆东北部某些城市中,会称之为
“包面”
。
抄手的面皮更厚,且有
带汤
与
干拌
之分,馅料大都会带些
蔬菜
,不像北方“传统馄饨”,都是纯肉馅,味道除了
清汤
外,还有
红油
等重口味吃饭,这在其它地区是比较少见的。
但若真细究起来,馄饨是北方面食,在这里更像是
“外来菜”
,与本地的“抄手”还有些许区别。
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将其称作是“川版馄饨”。
——轻肥说——
中国的南北饮食文化多样,无论称呼还是做法,每个地区对馄饨各有理解,也有相似,也有不同。
例如在台湾,就有
云吞、扁肉、抄手
等众多称呼,个别地区甚至有
炸馄饨、生煎馄饨、麻酱馄饨
等不同做法,我们很难一一列举比对,否则会显得过于杂乱。
但无论如何,馄饨也是为数不多的,能够统一全国的美食,
名字已不重要,美味才是王道
。
不知道在您的家乡,馄饨又如何称呼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看看有何不同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